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
-
化學合成與化學生物學
蘭州大學“化學合成與化學生物學創新群體”是200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首批資助的十五個(化學類僅兩個)創新研究群體之一,并獲得連續三期資助(總資助1170萬元)。 群體圍繞“化學合成”,以“生物活性復雜天然產物的全合成”和“新反應與合成方法學”為主要研究內...
-
青藏高原和中東亞干旱區環境變化與地表過程研究
蘭州大學西部環境國家創新研究群體于2004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批準(負責人為陳發虎教授),在2007年、2010年兩次評估中均以優秀成績獲得延續資助。群體以青藏高原和中東亞干旱區環境變化為主線,側重干旱環境與全球變化、內陸干旱區山系-盆地環境系統的多尺度形成...
-
復雜環境與介質相互作用的非線性力學
由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2年)、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00年)周又和教授領銜的“復雜環境與介質相互作用的非線性力學”科學研究團隊于2011年入選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群體現有教授9人、副教授6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6人。 該研究群體主...
-
干旱半干旱氣候變化機理
干旱半干旱氣候變化機理創新研究群體于2015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批準(負責人為黃建平教授)。本研究群體以教育部半干旱氣候變化重點實驗室、半干旱氣候變化創新團隊及半干旱氣候變化引智基地為平臺,圍繞干旱半干旱氣候變化這一國際重大科學前沿問題,開展了獨具特色、深入系統的科學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基礎性強、影響力高的原創性研究成果。...
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
-
多場耦合跨尺度復雜系統及其西部災害與環境力學的研究
由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2年)、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00年)周又和教授領銜的“多場耦合跨尺度復雜系統及其西部災害與環境力學研究”科學研究團隊于2006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研究團隊。 該研究團隊緊密結合西部地區風沙環境和地質災害等重大國家需求課題,以及與高新技術關...
-
干旱農業生態系統研究
干旱農業生態研究起始于上世紀80年代后期,1995年建成干旱農業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2003年降格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07年成為教育部創新團隊,2011年教育部組織的專家組評價為優秀團隊。...
-
植物多重抗逆的分子學機理
本團隊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細胞膜表面受體激酶的功能分析,以及ROS介導的細胞凋亡及早衰分子調控機理的研究。本團隊的研究目的是為了闡明細胞表面受體激酶是如何參與胞內ROS介導的信號轉導途徑,以便今后能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現有農作物,使其更有效地調控ROS的積累,從而抵...
-
半干旱氣候變化研究
半干旱氣候變化研究創新團隊于2011年3月獲教育部立項,團隊帶頭人為蘭州大學西部生態安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半干旱氣候變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黃建平教授。...
-
多肽藥物
“多肽藥物”創新團隊2011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團隊以甘肅省新藥臨床前研究重點實驗室、“985”醫藥學科科技創新平臺等科研平臺為依托,是一支由“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作為學術帶頭人,以優秀中青年研究學者為骨干的多學科交叉、優勢互補的高水平創...
-
天然產物合成化學
天然產物是自然界長期進化的物質實體,是生物活性物質和實用藥物發現的重要源泉。然而,這些天然產物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那些具有很好生理活性的天然產物往往在其載體如植物、動物、微生物中的含量稀少。正是由于這些活性天然產物的自然來源十分有限,人類對其藥用天...
-
多場控制的磁電功能材料與器件
以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薛德勝教授為帶頭人的“多場控制的磁電功能材料與器件”研究團隊獲得2012年度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資助。該團隊面向國家對功能材料和器件的重大需求,依托蘭州大學磁學與磁性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展工作,以多場控制的磁電功...
-
草地農業系統耦合與管理
“草地農業系統耦合與管理”團隊在我國草業科學學科帶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任繼周教授和南志標教授的率領下,老、中、青科學家團結奮斗十余年逐漸形成,入選2013年度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 創新團隊依托草地農業生態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面向國家對草地農...
國家級教學團隊
-
地球系統科學教學團隊
地球系統科學(自然地理學)國家級教學團隊現有教師18名,包括中科院院士、全國教學名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等。團隊教師長期從事地球系統科學(自然地理學)研究與教學工作,在氣候變化與水循環、沙漠環境與沙漠化、...
-
理論與應用力學創新性人才培養教學團隊
由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周又和教授領銜的“理論與應用力學創新性人才培養”教學團隊于2008年入選國家級教學團隊。該教學團隊依托于蘭州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教育部西部災害與環境力學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是集教學、科研于一...
-
草業科學專業教學團隊
2008年被教育部批準為國家級教學團隊,帶頭人為中國工程院南志標院士,顧問為中國工程院任繼周院士,是草地農業科技學院經過20余年的努力而形成的結構合理、專業思想完整、人才培養體系科學、國際化程度高、團結協作的學術集體,形成了求實、協作、開拓、創新、高效的團隊精...
-
基礎理論與實驗能力雙高型化學專業課程教學團隊
基礎理論與實驗能力雙高型化學專業課程教學團隊是蘭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學科研的中堅力量,是在長期的教學實踐與科學研究過程中形成的高水平、研究型、創新能力突出的教學團隊。主要組成人員包括劉偉生、馬建泰、梁永民、高坤、李炳瑞、劉強、陳宏麗、劉鵬、姚小軍、柳明珠...
-
大氣科學專業教學團隊
大氣科學專業教學團隊2010年入選為國家級教學團隊。經過幾代人長達40余年的不懈努力,該團隊形成了以丑紀范院士為顧問,以教學名師王式功教授為帶頭人,以杰青、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黃建平博士、杰青田文壽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
全國首批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
復雜環境與介質相互作用力學教師團隊
蘭州大學力學學科 “復雜環境與介質相互作用力學教師團隊”是長期堅持在教學與科研一線、扎根西部的一支優秀教師隊伍,遵循“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固本強基辦學宗旨,在人才培養、隊伍建設、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于2021年入選第二批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
黃建平教授團隊
蘭州大學唯一一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于2018年獲教育部批準,團隊帶頭人為半干旱氣候變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大氣科學學院黃建平教授。團隊包含大氣科學領域的優秀人才專家共35人,共獲得國家級獎勵5項,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40余項,培養博士研究生90人。...